close

entre_les_murs.jpg

 

當代推崇的自由教育,真的能夠獲得自由嗎?自由的真諦究竟為何?

 

新的學期,法語老師François帶著新課程來到教室,教室內是一群正值青春期的小鬼們,家庭背景、族裔、性別與教育程度的迥異,使得教室內衝突不斷;而老師們的教學理念也大相逕庭,往往正題得不到結論,只能退而討論一些輕鬆、無關緊要的小事,最後,學生的問題依舊沒有被解決、且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;老師們秉著一股熱忱,想將開放自由的教育制度帶給這群學生,但最後老師、學校或教育究竟讓孩子們獲得了什麼?

 

故事背景是一所位於巴黎20區的學校,20區在巴黎北部外圍,房價物價等相較於市中心低廉許多,因此居民多為貧窮、低教育程度或多元族裔等,對觀光客來說是十分危險的地方,更不用提20區的孩子們從出生可能就背負著許多社會問題;也因為背景的關係,相較於城市的學生們同質性較高,如果有相同問題也比較不容易察覺,因此《我》片中每個個體的表現會顯得較為極端、犀利地直指核心,而這些問題是有機會發生在全世界的孩子身上。

 

tumblr_m70m9y1ilB1qzoziho6_1280.jpg

 

出了學校這道牆,外頭是更多更高的牆,你們要學會如何成為一個矯情的大人,才能夠保護自己那獨特的靈魂。

「老師」這個身分在面對一群不受禮教的孩子面前,希望能用教育馴化他們,然「自由教育」的方針希望孩子能是獨特的個體,兩者的理念有些矛盾,該如何平衡呢?

或許這一幕的對話恰好解釋:當François教導孩子如何正確使用「直敘過去式」時,孩子們質疑到底現代還有誰會用這種文法?François回應可能是有點矯情造作的人會使用,孩子們就更不懂為什麼要教沒有用的文法,François請他們可以先學會再決定要不要使用,而不是直接拒絕,畢竟這個社會有病的人還是占多數。

 

souleymane.jpg

 

進入教育這道圍牆,理想中希望孩子們把問題帶來、將知識帶出去,或許他們有機會改善現況;然而影片中則是又把問題帶出圍牆,因為問題已不單只是成績單上的數字這麼簡單,最後圍牆內進進出出的是那些屏除掉問題,分數、操行能升級的孩子,但繼續升學的意義是什麼?到底教育帶給了我們什麼?我們真的能成為獨立的個體嗎?

 

學期末一名時常被鏡頭忽略的黑人女孩有些慌張地說:「我什麼都沒學到,我不懂、我不懂我們在做什麼。」或許是看完這兩小時、充滿教育問題的電影後,你所得到的唯一想法,問題太多、多到每個問題都放大檢視的話,會發現這些問題都是一連串的,他們能選擇什麼?

 

《我和我的小鬼們Entre les murs》的劇本絕對是繁複的工程,透過不停對話、分明地區隔出每個孩子的個性與態度,如同在看教育現場的紀錄片,聲音也以當下環境音為主,沒有多餘的配樂帶動情緒,樸實、有距離感的鏡頭,如同教師,直指問題所在、並拋出大量問號,逼迫你我思考。

 

相關影片分享:

看完這部片,或許可以看更深沉的教師版《人間師格Detachment》,跟François完全相反的Henry是個憂鬱厭世的教師,因為童年的不愉悅,人際關係上都有一層距離,並且冷眼旁觀學校教育、家庭的醜陋,他的教學前提是學生想要學、他便願意教,那些不受教的學生他也不在乎。

看完《人間師格Detachment》覺得太厭世的話,《校園風暴The Principal》是一齣四集的電視劇,或許會讓你想投身教育界,歷史老師Matt來到雪梨西南部一間以暴力頻傳聞名的Boy’s School擔任校長,他帶著極大的熱忱想讓學校的問題學生都能夠擁有各自的出路,但他們問題包羅萬象,除了家庭、同儕與學業,還有不同幫派、不同族裔上的衝突,Matt不想要隨便送孩子進警局、亦或退學,他深入問題學生的家庭,但深入過多、麻煩也隨之而來。

arrow
arrow

    木子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